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做错事时,不是不能批评,而是要用对批评方法!

发布日期:2024-09-01 00:06:44编辑:胖虎爱撩妹

许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都会忍不住批评孩子。希望通过批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然而,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常常是家长越批评孩子越叛逆。有些孩子在被家长批评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有的孩子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孩子做错事时,难道就不能批评了吗?当然不是了。孩子做错事时,如果你不对其进行批评,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错在哪,就会出现一错再错。另一种,孩子知道行为是错的,但家长没管不问,孩子认为这行为被默许了。也会一犯再犯。
 
所以,孩子做错事时,不是不能批评,而是应该用正确的批评方法。
 
在讲批评的方法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批评的作用有哪些?
 
 
 
一、批评的作用有哪些
 
樊登老师曾说过,他有天带着他的儿子嘟嘟,在小区的跟上散步。当樊登老师看到路边的树时,他就问嘟嘟:“你看,为什么有的树长得直,而有的树却长弯了呢?”嘟嘟回答:“长得直的树是因为有人修剪了。而弯的树是因为没人修剪。”
 
这时,樊登老师又问嘟嘟:“那你知道爸爸为什么会向你提出要求和意见吗?”嘟嘟回答:“那是因为你在修剪我。”最后,樊登老师又问嘟嘟:“你希望自己长成一棵有修剪的、直直的树,还是一棵没有修剪的、变变的树呢?”嘟嘟回答:“当然是一棵有修剪的直直的树了。”
 
批评对于孩子的作用,正如樊登老师所说的,是为了助力孩子的成长。批评既可以让孩子知道行为的边界,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更好地为自己也为别人负责。
 
 
二、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讲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批评不但没效果,反而越批评越叛逆了呢?”那八成是你用错了批评的方法。其实,想要让批评发挥它积极的作用,是需要技巧的。
 
1.不要急于批评,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曾经看过一则关于常州6岁的小女孩的新闻。小女孩子的父亲在工地上班,有天,小女孩子来到父亲上班的工地玩耍,她不小心触发了射钉器,随后,一根长达7厘米的钢钉穿进了小女孩的胸膛。然而,小女孩由于担心父亲批评责骂,一直忍着痛不敢告诉父亲。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经常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对孩子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孩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胆小,甚至会造成当孩子被冤枉或承受很大痛苦时,也不敢表达。
 
当我们发现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先让孩子说明原因。一方面可以避免冤枉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陈述事情的勇气和能力。
 
2.批评前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不足
 
曾经听一位朋友分享她是如何纠正孩子写字难看的故事。她说她儿子刚学写字时,她一看到写得不好的,就会批评儿子:“这个字写得也太难看了吧,擦掉重写!”这时,儿子虽然按照她的意思擦掉重写了。但看得出儿子是带着情绪去写的。
 
当朋友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写字了。当她觉察到这点时,她就改变了策略。当她再次看到儿子字写得不好时,她不再直接点明不好的地方。而是先找出儿子写得好的字,然后跟儿子说道:“哇!这几个字写得真好,横竖笔画都很直,看上去好工整。”接着,她再指向另一个写得不好的,说道:“这个字看上去有点歪,如果你能把它也改工整了,那就更完美了。”这时,儿子就会很乐意地去改正了。
 
可见,当我们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时,再提出孩子不足的地方。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会让孩子因此产生挫败感,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3.批评时只描述事实,表达期待,不带评价
 
“你怎么回事,说了你多少次了,你总是这样!”“你就是故意的!”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经常会带有这些评价的语句。这些语句只是表达了家长的愤怒情绪,更多的是表达家长对孩子的不满,及对孩子的否定。这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还会让孩子产生对抗的情绪。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批评时,只描述看到的事实,并表达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如,妈妈发现,从6点放学回家后到现在已经过2个小时了,你却还没开始写作业。妈妈担心你太晚写作业会影响睡眠,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妈妈希望你放学回家可以先写完作业再玩。
 
 
 
三、批评孩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讲完了批评的技巧后,最后,我们来讲讲批评孩子时,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1.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2.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
 
3.不要在孩子自责时批评孩子。
 
4.批评是针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不能针对孩子的人格。比如说:“你真是个坏孩子!”“你怎么这么笨!”
 
写在最后
 
钱学森曾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所以,身为家长,我们须明白,孩子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在犯错中成长。所以,我们批评孩子时,是批评错误的行为本身,并要告诉孩子接着如何做才会更好,帮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这才是我们批评孩子的初衷。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