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是“水”,家庭教育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发布日期:2024-07-03 16:40:07编辑:胖虎爱撩妹
亲子关系有多重要?我认为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因为亲子关系是“水”,家庭教育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的儿子小峰上初中以后,在学习、交友以及兴趣培养方面都遇到过挫折,好在我们父子关系好,他乐意听我的建议,小挫折才没有酿成大问题。
亲子关系有多重要?
我认为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因为亲子关系是“水”,家庭教育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初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小峰的数学只得了78分(满分120分),刚刚及格。他上小学时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数学考试从来没有拿过这么低的分数,所以,这次考试失利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那天他放学回家,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发呆,让人看着心疼。
我走进他的房间,拿起那张令他抑郁的数学试卷,坐在床上仔细地看。因为粗心、审题不仔细、誊写错误、对数学概念理解得不透彻,他被零零碎碎扣了不少分,最后一道大题没解出来,直接丢了20分。看来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在学习上很不适应,必须尽快帮他调整,但当务之急是缓解他的消极情绪。
我偷眼观察小峰,发现他也正在观察我,表情不安,似乎在猜测我接下来的反应。
出乎他的意料,我扑哧一声笑了。
“有什么好笑的,幸灾乐祸吗?”小峰气呼呼地瞪我。
我笑呵呵地说:“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失利,差点不及格,跟你这次的成绩差不多。当时,你爷爷气坏了,脱下拖鞋要打我的屁股,幸好被你奶奶拦住。你看,咱爷儿俩连倒霉都是照着一个剧本来的,都是刚上初中不适应,而且都栽在数学上。”
小峰苦笑:“你也准备打我的屁股吗?”
“这个剧情得改!家庭暴力使不得。”我大大咧咧地说,“当年,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生闷气,拒绝吃晚饭。这个剧情是不是也得改改?”
小峰爽快地站起来:“哪能呢,我都闻到红烧排骨的香味了,可不能让你一个人吃完!”
晚饭后,我提出做一个错题本,把丢分的题都记录下来,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避免二次犯错。小峰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小峰的焦虑、失望、愤懑等消极情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因为他的情绪好转,我的批评和指导显得格外管用。
我的言行看似平平常常,其实大有文章。
心理学研究发现,态度和价值观上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难以接受的请求也不好意思拒绝。这种现象被称为“认同效应”,另一个通俗的名称是“自己人效应”。
我与小峰的交流,就是巧用了“自己人效应”:我主动分享自己当年考试失利的事,让他产生同病相怜之感;我说自己差点被爷爷惩罚,让正被消极情绪折磨的他产生同情,认为我是自己人,马上跟我站在同一立场。
有了这样的认同感,我提出一起吃晚饭、做错题本,他马上表示赞同,因为我是“自己人”。
02
先分享自己的隐私,让小峰对我产生认同感,然后灌输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让小峰自然而然地接受
小峰上高一的时候,有一天我开车去接他放学,远远看到他与一名女生携手过马路,分手时女生还冲他飞吻。
我没有马上叫小峰上车,而是过几分钟才出现。十五六岁的孩子爱面子,我不想让他尴尬。但给他面子不等于放纵他早恋,我计划晚饭时跟他好好聊聊。
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聊,我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到校园恋情上。
我问小峰:“听说现在高中生谈恋爱很普遍,你们班有吗?”
小峰低头扒饭,敷衍道:“好像有几对儿。”
我说:“有就对了。一个男生喜欢班上一个女生,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神秘、最难忘的感情。”
妻子嘲讽地一笑:“包括你吗?”
小峰也来了兴趣:“老爸快说说,你的初恋是怎样的女生?”
我放下筷子,娓娓道来:“上初二那年,我喜欢前排的一名女生。她学习好、心眼儿好,一头乌黑的长发能让人看一节课,我总想找机会跟她说话……考上高中后,我们不在同一个班,做广播操的时候我总会在人群中找她……后来,我喜欢上了同班的另一名女生,她学习好、说话声音好听……”
小峰听不下去了:“你这是移情别恋,太不专一了!”
我摘下眼镜来擦:“是不大好,不过,中学生的恋情就是这样的。我没有表白过,好像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没有表白过?”小峰大惊,“那算什么恋爱,顶多算暗恋!”
我正色道:“暗恋也是恋,同样可歌可泣。不表白是对对方负责,不耽误对方学习,不影响对方的前程。做男人,就得有这样的担当。”
小峰不说话了。我知道,他在思考自己的行为。
从那以后,直到高中毕业,我没再发现他与女生有过亲密之举。
为什么我的干预立竿见影?没错,我运用的技巧还是“自己人效应”:先分享自己的隐私,让小峰对我产生认同感,然后灌输正确的婚恋价值观,让小峰自然而然地接受。
03
如果孩子发现家长的言行是出于高尚的动机,就会信任家长,把家长当成“自己人”,反之就不信任家长
别以为“自己人效应”就是跟孩子套近乎,正确地运用它,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家长的姿态要平等。
亲子交流的过程,是角色互动,尽管家长在阅历、体力、智力等方面比孩子高出几个层次,但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如果家长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动不动就训斥孩子,孩子是不会配合的。
孩子的成长是独立个体的自主行为,家长只能帮助、引导和监督,不能替代,所以,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的平等观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谨慎措辞,尽量少说“你”,而要多说“咱”;尽量少说“你应该”“你必须”,而要多说“这样是不是更好”“你的B方案是什么”……这样更容易成为孩子的“自己人”。
第二,家长要关注、欣赏孩子。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奠基人戴尔•卡耐基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
心理学研究显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有一种“想让别人对我感兴趣”的心理趋向。亲子交流也不例外,有些家长总是向孩子炫耀自己的能力、抱怨自己为家庭付出太多,要求孩子崇拜家长、感恩家长。
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做法很难让孩子相信你的“瓜”以及“卖瓜”的动机,还可能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隔阂,甚至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作为理智的成年人,家长应当用“自己人效应”去调节这一心理趋向,使亲子关系走向平衡、和谐。家长想赢得孩子的关注、欣赏,就要先关注、欣赏孩子。
第三,家长要赢得孩子的信任。
信任家长,是孩子把家长当“自己人”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孩子知道家长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善意,都是为自己好,不存在不信任的问题,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不尽然。
比如,家长要求孩子用功学习,经常提到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就会在心里犯嘀咕:“你逼我学习,是想让我有一个好前途还是想让我给你挣面子?”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学习起来出工不出力。
在影响信任度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隐藏动机”,即孩子对家长言行动机的理解。如果孩子发现家长的言行是出于高尚的动机,就会信任家长,把家长当成“自己人”,反之就不信任家长,“自己人效应”就难以发挥作用。
比如,我对小峰说:“不表白是为对方负责,不耽误对方学习,不影响对方的前程。做男人,就得有这样的担当。”他看到了我的高尚动机,愿意把我当“自己人”,所以立刻认同我的观点。
第四,家长要经营自己的人格魅力。
让孩子在心中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需要一个积沙成塔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一个人越有才华、越有能力,人们就越喜爱他。这就是“自己人效应”中的“能力吸引”因素。
家长想强化“自己人效应”,就要努力经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孩子的认同和敬佩。人的内在品质是产生持久吸引力的关键,而有些性格特征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吸引,不利于“自己人效应”的产生与发展。
人们一般都喜欢真诚、热情、友好的人,讨厌自私、奸诈、冷酷的人。国外有位学者曾列出555个描绘人的个性品质的词汇,然后让众人说出喜欢哪些个性品质,并说明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评价最高的是“真诚”,评价最低的是“虚伪”。
调查显示,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的家长更容易成为孩子的“自己人”:
1.具有较好的合作性,懂得谦让家人、体谅家人;
2.能够对思想、观点等方面的问题敞开讨论,而不是固执己见;
3.思想比较成熟,可以给孩子提供理性的帮助;
4.热情、坦率,乐意与孩子说心里话;
5.性格活泼,爱好体育运动,最好能经常与孩子进行对抗或合作运动;
6.考虑问题能够以大局为重,而不是自私自利;
7.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抱有责任感,能善始善终;
8.能正确认识自己,不浮夸、不自卑;
9.思维活跃,有思想,有创新精神。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具备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但我一直在努力,愿与家长朋友共勉。
- 上一篇:孩子经常和父母对着干,应怎么引导?
- 下一篇: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新的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