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学龄前 > 幼儿园 >

孩子哭着不肯上幼儿园?三个方法来解决!

发布日期:2024-08-31 00:30:02编辑:胖虎爱撩妹

今天一大早,邻居姜姐一脸憔悴地敲开我家门,带着哭腔问:“邵老师,我怎么办啊?”我第一反应是她和老公吵架了,没想到她说:“我昨晚一夜没睡好,梦见儿子上幼儿园一直哭一直哭,不肯去。”
 
原来,她儿子端端9月要上幼儿园。平常端端特别黏她,娘俩很少分开,她下楼扔个垃圾孩子也要跟着。她担心儿子会适应不了幼儿园,知道我是老师,就来问问该怎么办。
 
确实,每年9月开学季,都会有一些入园特别困难的孩子。每天都哭得撕心裂肺,喊着妈妈别走,我不上学。甚至严重的会哭上大半个学期。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遇上这么严重的入园问题呢,我们又该怎样去帮助孩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孩子不肯入园的基本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01 不想和妈妈分离
 
球球是我一个学生。去年刚入园,从九月入园,到十月一号国庆放假,一个月时间,每天来园都哭。每天说的话都是“妈妈陪我上学,妈妈别走。”
 
在老师的安抚下,球球也能参加集体活动。但是会突然情绪低落,抱着老师要妈妈,或者很频繁地问,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黏妈妈的时候。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道,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的分离。
 
第一阶段是分娩,孩子和妈妈肉体分离;第二个阶段是和妈妈的心理分离,发生在3岁之前。第三阶段是和家的分离,从幼儿园一直到成年。
 
入园困难的孩子多半是第二阶段没分离好。这个阶段会有下面三种分离结果。
 
第一种是单纯分离,亲子间缺乏情感交流,孩子会很孤独;第二种是拒绝分离,孩子觉得我和妈妈是一体的,会非常依赖妈妈;第三种是成熟分离,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是一种自然而然、良好的分离状态。
 
入园困难的孩子,多半处于拒绝分离的状态。他们还没意识到,妈妈和我两个独立的个体。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妈妈在养育的过程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孩子刚学会走路,努力想去拿6米开外的篮球,妈妈看见了,赶紧把球递到孩子手里;孩子对环境充满探索,想自己越过一道门槛,妈妈见了,赶紧抱过去;孩子玩玩具,稍有不顺妈妈就来帮忙。
 
就这样,孩子从来没有机会自己动手。慢慢地,他就觉得,我是没用的,妈妈会为我做一切,我跟着妈妈就好。
 
这样,等到了3周岁,孩子自然不可能一下子离开妈妈。球球就是这样的情况,过去的经验让他从来没想过自己需要和妈妈分开。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挑战。
 
所以,妈妈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分占据孩子的空间,要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去探索世界。
 
 
02 父母过分包办,孩子缺少集体生活的能力
 
这一点可以说是没有和妈妈好好分离的自然后果。黏妈妈的孩子,通常在家里都会受到妈妈的全责包办,很少自己动手,就会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虽然在幼儿园,有老师有阿姨,但毕竟要照顾三十多个孩子,不可能那么周到。孩子需要自己会吃饭、穿鞋、和同伴交流、寻求老师帮助。这些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
 
前面提到的球球,哭了快两个月,每天来园都如临大敌。不仅因为他缺乏和妈妈分离的心理准备,还因为他没有集体生活的能力。
 
他不会自己拿勺子吃饭,没吃几口桌上地上都是米饭菜叶,其他小朋友回来告状;老师喂他吃饭,小朋友会说,你怎么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吃呀。午睡醒来穿鞋,他只能等着老师来给他穿。
 
这些情况都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有时候,玩游戏开心的时候,球球会告诉老师,其实幼儿园挺好玩的,要是妈妈能一起来,帮我吃饭穿鞋,那我很愿意来上学。
 
可以看出,有同伴的集体生活,对孩子是有吸引力的,只是能力不足局限了孩子发展的可能。
 
球球妈妈全职在家,是一个非常用心的妈妈,可以说是过分尽责。孩子吃的,穿的,玩的,都由妈妈做主。表面上看,妈妈面面俱到,实际上,妈妈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因为妈妈的全权包办,孩子没有机会尝试自己动手,没有机会体会到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也会降低。真正的爱,是站在孩子身后,鼓励孩他自己动手。
 
在他试着抓勺子往自己嘴里喂的时候,夸他会拿勺子了好厉害呀,不要担心衣服弄脏桌子弄乱。
 
在他袖口领口分不清胡乱往身上套的时候,不要着急,告诉他衣服有几个洞,哪个洞对应哪个身体部位,而不是为了省事省时去帮他穿上。
 
不要再替孩子完成任务。让她从对妈妈的绝对依赖,过渡到自己探索世界。
 
 
 
03 妈妈过分焦虑,引发孩子的不安
 
本文开头提到的邻居姜姐,孩子还没开学,她自己先焦虑了。孩子真的很爱我们的,会感受到家长的情绪。妈妈的焦虑不安,会传染给孩子。
 
在她面对人生第一次集体生活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焦虑,为了自我保护,他只能用哭闹开抗拒。
 
从一定意义上说,焦虑是个好事情,妈妈可以觉察一下焦虑的根源。邻居姜妈是因为发现了儿子对自己的依赖。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孩子习惯离开妈妈。
 
可以在孩子感觉安全的时候,短暂离开孩子。明确地告诉他,妈妈有事要离开一会儿,多长时间会回来。然后说到做到,到时间了就准时出现。这样多次以后,孩子就明白,妈妈有事离开,等下会回来。我是安全的。
 
万一出现入园后,孩子哭闹不肯去的情况。妈妈也不用焦虑。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感受:“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难过,有点担心害怕,妈妈一定会准时来接你。”通过语言、拥抱,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有时孩子哭着不肯上学,家长就会着急,大吼:别人都能适应,你怎么就不行。孩子会觉得,妈妈这么凶,肯定是不要我了。要让孩子感觉到,不管我哭还是不哭,妈妈都一样爱我。
 
妈妈心态决定孩子心态。孩子会在我们的关爱和帮助下,爱上幼儿园。
 
写在最后: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分离的第一步。
 
孩子长大,我们终究会看到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而育儿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在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坦然地相信孩子,可以独立展开自己的人生。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马上要入园的孩子,开开心心开启幼儿园生活。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