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心理性格 >
自闭症孩子层出不穷的行为问题,“根”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08-20 03:05:53编辑:网络收集
大家试想一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舒适度是靠什么维持呢?
是大脑思维?还是内心情感?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人云我云”,即以别人的行为而决定自己的“反应”。
同样的,儿童的成长也是以父母、老师以及周围接触的人、事、物的反应而形成的!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焦虑和烦恼?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层出不穷的行为“问题”呢?
是否因为我们常用大脑支配“行为”,而忽略了用心去感受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流动呢?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和孩子和谐共处呢?
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
孩子每一个行为的出现都是其生命需求链中一个节点的警示,每个节点的出现都有它的原因及合理性,它是前一节点向后一节点过渡的桥梁。
因此,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家长需要了解,这只是孩子的生命需求链到了这个节点出现的一个变化而已,重要的是我们要决定是去观察,还是等待。
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判断它的后果是什么?它发展的方向是负向的还是正向的,然后来决定是否需要干预,如何干预。
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最让家长头疼的是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行为,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努力地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也照搬应用,但总会出现“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是否经常会评价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反问一下自己,我们学习了很多“碎片”样的知识,我们有意识 、有动机、有思考“统合”应用这些知识了吗?
很多家长和老师经过阶段化学习后经常会感慨:在学习的时候似乎感觉茅塞顿开,笔记也记了厚厚几本,但是一旦接触孩子后还是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原因是我们所学的知识还是没有统合的碎片,没有经过实践、思考、悟出自己的思路。也就是说: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知识是可以通过大脑记忆的,但思路是需要亲自感受后悟到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天使,孩子本简单,可能是我们太复杂而已。每个行为的出现都不是单层面的原因,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据,它是多层次的原因:生理层次的、心理层次的、精神层次的等等。总的来说: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一个同步存在的立体结构的原因。
做任何事情,首先需要有方向,有思路、有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找到每个环节的“切入点”。所以,在帮助孩子塑造行为之前,我们要以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动态,明确问题所在层次:生理?心理?精神?
如果行为需求节点在生理层次明显的话,那么“外循环”统合是合适的选择;如果是心理、精神层面明显的话,那么就必须介入“内动力循环”统合的帮助了!
尊重孩子的身心所需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有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有“内动力”的支撑!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也有各自的不同的细微特质。
同样我们人类也一样,即使是双胞胎他们在各方面也有自己明显的特质。面对我们的孩子,了解尊重他的心理特质是激发其“内动力”的前提!
我们所接触的孩子在医学方面根据病因或症状分为不同类别,比如“学习障碍”、“语言发展障碍”、“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自闭症”等等。每类孩子各有独自的共同特征,但不同类孩子也有其相同的特征。
孩子的行为表象容易让我们看到并被重视,经常被忽视的是孩子的内心所感和精神所养。比如,在集体环境中,几个孩子都有趴地下的行为,面对这个相同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孩子并帮助孩子呢?
有一个孩子是由于触觉反应迟钝需要刺激,以趴下获取感官满足;有一个孩子看到他趴下好玩就模仿其行为;还有个孩子发现老师去关注趴下的孩子,就以趴下的行为引起老师的关注…
分析这三个孩子,他们用一样的行为表达不同的需求:第一个孩子是生理需求,第二个孩子是精神需求,第三个孩子是心理需求。
对于这三个孩子,作为老师如何去帮助孩子呢?如果只是为了阻止孩子捣乱课堂纪律,一刀切地把他们拉起来或下指令威逼起来,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
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我们要做到“育人先育心”才能使每颗种子都发芽、每根树苗都长大!所以,学会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心理特质并以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孩子的身心,想孩子所想,感孩子随感,行孩子所行。在尊重孩子身心特质的基础上,努力和孩子同频,再逐渐帮助引导孩子和环境和谐。
总之,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在不同环境中保护孩子成为快乐的自己,其次是引导孩子融入环境,最终得到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目的!
给孩子提供滋养其成长的“养心”环境
提到养心环境,大家在这几年中都身有同感。郑州2021年先是百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又是接连不断的“新冠病毒”侵袭,在这些自然灾害环境中,我们可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但精神和心理遭受的煎熬是无法形容的!
暴雨过后我们松口气,疫情解封我们欢呼雀跃,平时觉得上班枯燥的环境也变成了大家渴望的享受地方。
所以,生活的质量不仅仅是吃好穿好那么简单,心理养分的缺失足以让我们“吃喝无味,玩乐无趣”,内心的动力也会被一点一点消耗殆尽。在缺“养”的环境中我们大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身心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教育专家提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就像打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具备“有效期”的。3岁前,“最有效”;6岁前,“有效”;10岁前,“次有效”;等到了12、13岁,父母的权威也就基本“失效”了。
3岁之前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在有养的土壤里经过几个月的孕育刚刚破土而出,他不仅需要大地的营养滋润和托举,更需要阳光的温暖和养育者的保护。孩子对环境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和融入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动力!
俗话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12岁定终生”提醒我们:3岁前陪伴孩子的质量是对他一生的成长起到“根深蒂固”的重要作用!
社会上经常提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对孩子硬性知识的要求吗?是对孩子“生理、心理、精神”得到立体统合的要求吗?
当然是后者,要真正让孩子的“生理、心理、精神”得到有效统合,作为陪伴者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不可否认,家庭养心环境、社会养心环境的提供是关键!在养心环境中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平静释然,自我内动力才能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和构建!
与孩子同行,努力做个快乐的人!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成熟历程,以不同的角色和孩子共处:
孩子3岁之前,教育者是他安全感的保护者;
3岁到6岁,是孩子生活规则的示范者;
6岁到9岁,是孩子社会原则执行的权威者;
9岁到12岁,是孩子自我建设的引导者;
12岁以后,是孩子性格趋于成熟的引导者。
孩子在每个阶段需要的生理、心理、精神营养都不一样,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选择性的吸收与其成长相匹配的营养信息,从而去滋养自己的内心,在自我满足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成功和自信!
作为家长如何在保护好孩子天真烂漫个性的基础上,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因此,在和孩子相处时,经常问自己:我心情梳理好了吗?我当下放松了吗?我明白孩子需要什么吗?我思路清晰吗?我有方向和方法吗?我和孩子互动中孩子和我都感受到快乐了吗?在生活互动中遇到问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1. 遇到问题能立即觉察到,并能做出一个适切的反应和决定。
2. 遇到问题时思路混乱,能够停下活动,静心思考梳理思路,做出反应和决定。
3. 遇到问题没有思路,转换环境,活动结束后搜索答案。
4. 遇到问题,和大家一起作为课题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总之,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孩子有孩子的需求,我们也有我们的需求,在不同环境中要想做到与孩子和谐相处,需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用情去打动孩子,用行去引导孩子”。
相信每个孩子在爱的感应中,都会馈赠予我们200%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