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心理性格 >

习得性无助,让孩子陷入长期的自我否定中,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发布日期:2024-06-13 21:05:06编辑:小编

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力格曼提出一个概念——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连接不断地受到挫折时,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丧失信心。

其实,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习得性无助同样会让孩子陷入长期的自我否定中,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可是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从何而来;然而,父母却总是在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地暗示孩子,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1、过度包办

“你别动,宝贝,我帮你端饭!”

“千万别去,千万别碰,那里危险!”

“这没什么难的,按部就班跟我做就好。”

……

当孩子想要去做一些看似略有危险的事情时,类似的语言,是不是常常会让父母脱口而出?事实上,过度热心的帮助,才会让孩子时时觉得“我不行”。

虽然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会有些困难,但是不经过努力就能够获得,这才是让孩子失去勇敢尝试、积极探索勇气的根源。

2、打击教育

“哎呀,你怎么这么笨?”

“这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

“你看你们班里的那个***,人家怎么那么强?什么都比你好?”

……

一些父母总是会在孩子的错误和问题面前,用非常激烈的言行指责、羞辱孩子,试图通过“打击式教育”的方式激发孩子做得更好。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成为摧毁孩子信心的巨大能量,让孩子要么叛逆、忤逆,要么自卑、怯懦。

养育孩子的过程,本就是见证一个生命走向独立的美好过程。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能够顺风顺水、独当一面,无惧困难、勇敢前行。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的自信上。自信的孩子,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旅,他们都能够快速调整自己,勇敢尝试、变被动为主动。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感知到自己的力量,见证自己所创作的奇迹。

1、孩子的自信源自于自我的体验

孩子是通过亲身体验来更好的学习的,想到——见到——用到——验证到,他们才会真实的体会到。这是一个独立思考和验证的过程,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

一万句的鼓励,不及孩子一次亲身获得的成功。孩子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2、孩子的自信源自于父母的尊重

尊重孩子,对于父母来讲,可以具体到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父母若总是漫不经心地敷衍孩子,用“你太小、还不懂”、“长大就明白了”等来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也就否定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

当孩子的话语都得到及时的回应,他们的选择都被得到足够的尊重,他们也就从中获得了自信。

3、孩子的自信源自于得到的接纳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失败的挫折,当然也会必然有成功的喜悦。对于孩子来讲,他的成败其实更多源自于父母的接纳,那种“不管你怎样,我都会挺你、信你”得笃定。

当父母充分地接纳孩子,孩子就不会总是因为担心“出错”而恐惧,而“错上加错”;相反他们会充满信心地面对未知的一切,因为他们知道,不管怎样家都是幸福的港湾,爸爸妈妈都是坚实的后盾。

另外,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在自信心的培养中意义同样重要。而且会在孩子未来沮丧时、落寞时给予他自我缓解的空间。

如果孩子真的没有特别的天赋,那么就教会他如何爱人,如何与人合作吧!这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哦!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