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为啥说孩子越不听话,长大越有出息?当父母的,要看好了

发布日期:2024-07-30 13:37:28编辑:网络收集

前阵子,几个小学同学小聚。多年没见,大家都回忆起过去的青春往事和校园记忆。有人提起当年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L,然后有人说:“他现在已经当大老板了,在老家开了好几家餐馆,生意好得很!

其他人啧啧称奇,又有人说:“其实我们服班上那几个经常捣乱、让老师头痛的同学,现在都混得很好。比如当年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经常迟到的Y,现在已经自己开公司了。还有那个天天被父母打的老刚,据说去安哥拉淘金发了大财……”

这样的孩子通常没有多少主见,把决定权都教给父母、老师等权威。或者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习惯性地失声,强迫自己服从他人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说,听话的孩子既可怜又可怕。可惜的是,从小就没有想法也没有意见。可怕的是,这种压抑自我的情绪如果日积月累,将会对自己或周围造成怎样的伤害?

君不见,有多少父母只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话,而最讨厌听到孩子说“不”?

君不见,多少父母给孩子排满了各式各样的日程安排,只要求他们无条件的接受,而不会去考虑孩子内心是否渴望自由?

相反,那些从小就“不听话”的孩子通常更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世界还需要“不听话”的孩子。

扩展地说,这些孩子更有创造力,敢于改变周围的事物。可以说,这种能力是过去甚至未来世界所倡导和需要的。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早就说过: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个理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至于未来世界,虽然现在还没有人真正看到它,当前火热的《未来简史》里面就提出一个被广为流传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将大放异彩,甚至取代人类的许多工作。许多科学家坚信,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确会越来越发达。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更出色的地方肯定包括:创新。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

其实,教育从来不是省心的事。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背后都有辛苦付出的父母。古有孟母三迁,为了让小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远见的母亲带着他三度搬家,终于在学校旁边安顿下来,只有这样他才能健康成长。今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的母亲垂范,在她四十岁的时候一个人打五份工养三个儿子,生活艰难却从不抱怨,养成了马斯克面对困难从不妥协的性格。

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抱着“省心”的想法,必须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陪伴和教育他们。

许多父母应该重新定义“听话”的含义。“听话”不应该是让孩子无条件的服从权威,压抑或抹杀自身的想法。“听话”应该是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判断,不能人云亦云,要能独自前行。

这里的服从意味着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然后做出理性的决定。尽管要让孩子能独立思考,但很多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孩子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养成他们理性思考和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非常重要。

怎么培养呢?著名的亲子教育家陈墨曾经说过:要训练孩子独立思考,那么他的父母就不要管太多,平时就要告诉他:孩子,每个人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你做你的,爸爸妈妈做我们的。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需要询问请教,那么我们也可以帮你。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融入日常教育,春风化雨般地让孩子慢慢成长,才能让听话的孩子有主见,让有主见的孩子能听话。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