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甩手”爸爸 都认知误区惹的祸

发布日期:2013-06-18 11:17:20编辑:Chen

虽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真正身体力行将育儿大任落实到实处的爸爸们还不算太多。很多时候,爸爸们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理由和难处,加上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于是乎,育儿仍是母亲的专利,很多父亲依然扮演着被动参与的角色甚至当起“甩手掌柜”。

1.“孩子不缺人带,不差我一个”

持这种观念的爸爸似乎认为,孩子只要有人养大就行了,他的角色可有可无。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孩子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他还有着艰巨的社会化任务,他需要学习规则、积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别认同、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仅表现在父亲对孩子性别社会化的直接影响上,还体现在更深层次的影响上,父亲作为男性的许多育儿方式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这些都不是母亲所能替代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缺少了来自男性的影响,那么成长就难以获得充分的能量。

2.“我和老婆有约定,我负责赚钱,她负责照顾孩子”

家庭的责任或许是有边界的,但育儿行为却不是处处有边界的。比如,孩子的营养、护理可以明确地由一个人负主要责任,可一旦关涉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家庭育儿氛围的创设等内容,妈妈一个人可能就孤掌难鸣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爸爸来配合的。如果妈妈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教育性的家庭环境,但爸爸却觉得这不关他的事,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那就是失职之举了。

3.“我工作太忙,顾不上孩子”

恐怕这是“袖手”爸爸最理直气壮的挡箭牌了。事实情况却是,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所需投入的时间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许多时候,参与育儿并不是需要投入特别时间的,比如,性别角色示范、对家庭责任的担当等,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当爸爸的脑子里绷上这根弦,即使再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参与。

4.“我文化层次低,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也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爱,很多学历比较低的爸爸生怕自己浅薄的知识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于是索性“袖手”。殊不知,孩子的教养并不仅仅包括智力开发活动,它还有着更广阔的内涵。孩子的健康养育、习惯养成、社会性发展等甚至比智力开发更为重要。

教孩子知识是一种育儿行为,带孩子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让孩子骑在脖子上感受更高处的视界、给孩子示范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等看似没有什么“知识含量”的行为,也是育儿中一种重要的参与。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