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 12年不回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5)

发布日期:2018-02-01 11:02:31编辑:chen

也许,他会杀人

我看过药家鑫父母对话柴静的一期节目,对,就是那个杀人犯药家鑫。

药家鑫的父亲对他的管教,从来都是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从小母亲逼他学钢琴,只要学不会,不由分说一阵毒打。

他跟小朋友打架,不管谁对谁错,父母永远只骂他,肯定别的孩子。他有网瘾,父母就把他关在地下室囚禁一个月,完全不关心他的心理状态。

在法庭上,他曾经亲口承认,杀死那个受害者时第一反应是:「非常恐惧父母知道我撞了人,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对待我」。

甚至在临刑前,他希望捐献角膜,都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说:「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这是他最后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听他爸的话。

对父母的恐惧,居然大过了杀死一个陌生人。对父母的屈从,让他到死,都没有资格实践自我的意愿。

也许,他会自杀

电影《死亡诗社》男主角Neil,不逃课、不叛逆、门门功课甲等、严格沿着父亲规定好的人生轨迹行驶。

因为父亲对他说:「Neil,我牺牲了很多才把你送进这里。所以,不要让我们失望。」

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去表演,去追逐舞台,换来父亲的失望和否定。他最亲的人,把他追求自我,当作背叛。

可他不想背叛自己,于是,他选择了死亡。

《无声告白》里莉迪娅,同样也是不堪来自父母的期待,在角色扮演里逐渐迷失,走向死亡。

这些作品,都改编自真人真事。也因此,《无声告白》扉页的话越发人省醒——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王猛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他也自知,不然不会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他自相矛盾在父母干涉他的大学生活,会说「过度关爱」;而自己被人欺负,也指责父母「漠不关心」。

●他过于敏感有时候他人一个玩笑,也会被解读成伤害,有强烈的自我防御机制。

但我理解这种恨意,由恨意导致的混沌的语无伦次。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