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才艺培养 >

儿童兴趣特长班 究竟该报不该报?

发布日期:2014-05-02 10:52:21编辑:Chen

中国式家庭都有一种攀比心理,凡事都喜欢去和人家比。比金钱、比老公、比家境已不是什么新事。

除此之外,有孩子的家庭还喜欢比孩子。如今这些年轻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更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很多家长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样样都能的时候,巴不得去把所有兴趣班都给孩子报了。

有兴趣、有特长固然是好,只是孩子最快乐的童年,就因为这些特长班给“糟蹋”了,究竟是值还是不值呢?如果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儿童兴趣特长班,究竟该报不该报?

近几年来,儿童“特长热”方兴未艾,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参加特长班越多越好,时间越早越好。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三到六岁的孩子八成以上都参加特长班、兴趣班。每到晚上和双休日,不时可见满怀期望的父母带着孩子在各种学习班之间奔走。家长热情不减,孩子却苦不堪言。

从星期一至星期五,5岁的佳佳白天在幼儿园学习,吃过晚饭顾不上休息便又被妈妈带着出去参加特长班。妈妈同时为她报了小提琴、舞蹈、绘画三个班,每个班一周一至两次,天天晚上都排得满满的。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有钢琴和英语、数学班等着。一周下来中,只有星期天下午真正属于她自己。

实际上,许多家长在孩子身上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所在,单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无情地抹杀了孩子的主动性。年轻的父母们碰在一起,就会比较谁的孩子学会的东西多,不管如何硬要把孩子推向众人面前进行表演。在家长眼里,过级考取各类证书是学习效果最有力的证明。这种缺乏兴趣的被动学习,对孩子来说只能是事倍功半。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院教师张维娜认为,特长教育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这种培养必须有个前提,即学有余力,兴趣为先,尤其不要和考级考证挂钩。

父母在为孩子报课外特长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爱好及智力底数,并由此做出选择。儿童正处于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学习班安排不可太多。否则,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特色少年宫或学前班应以注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标准。有些少年宫或学前班以智力开发、教算术、教作文为特色,实际上是将小学的学习任务下放到少宫或学前班,虽能产生短期效益,从长远看则会导致孩子入学后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等后遗症,家长选择时更要慎之又慎。

许多家长盲目跟风,让孩子学艺术特长。不少孩子在特长学习中往往坚持不下来,半途而废,甚至把这种半途而废的思想带到学习和做事上。专家提醒家长,学艺术特长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对孩子包办代替。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