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家境好=有教养?事实并非如此

发布日期:2024-11-13 18:18:12编辑:秩名

家境好=有教养?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教养和家境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家境好的孩子,会接受到更好的教养条件,素质自然会更高,但有时我们看到却不是这样:
 
  1
 
  有一次在餐厅吃饭,旁边吵闹的一家六口一进来,餐厅的说话声分贝都高了不少,大人一会儿让服务员拿个餐牌来,一会儿让服务员拿双筷子来。孩子爬上爬下,磕磕碰碰,搞得邻桌都无法正常用餐,刚端上一杯果汁,弄得到处都是
 
  孩子妈穿得光鲜亮丽,翘着二郎腿,叫服务员来收拾,但正是用餐高峰期,服务员来得比较慢,孩子妈不高兴了,大声呵斥:“你们这破餐厅怎么做事的啊?让你清理个果汁都这么难?我是花了钱来你们这消费的……”blabla一大堆。
 
 
  服务员低着头,默默接受客人的批评,热闹的餐厅似乎一下安静了许多,客人们开始嘟嚷,觉得这样做有点过分了。令人吃惊的是,小孩也过来帮腔,对着服务员大声喊:“你说你是怎么做事的?”这孩子顶多才6岁的模样!
 
  虽说顾客是上帝,但因为一点小事影响了整个餐厅的人用餐,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餐厅另一边坐着普通的一家四口,安安静静吃完后,两个孩子乖乖捡起餐桌上的垃圾,跟在大人后面,排着队去放餐盘。
 
  2
 
  不得不认同这样一句话:教养跟穷富无关,飞机头等舱上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偏远乡村田埂上的人们也知道礼义廉耻。虽说我们没有必要将“人见人爱”作为培养孩子的标准,但是给孩子灌输起码的教养和礼仪却非常必要。
 
  荷兰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对人的包容度很高,但是对孩子的教养却看得非常重要,幼儿园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是: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首先要相互尊重和理解,绝对不容忍散漫无理。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园耍赖,不听规劝,屡教不改,老师会根据规定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直到孩子学会了遵守规则,才能重新入园学习。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入到骨子里去的,一个被骄纵惯的孩子,难以融入周围环境。家长无度的纵容,无法陪着孩子一直走进社会。相反,一个有教养的人,会更容易适应社会的规则,被社会所接受。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缺乏教养的孩子,在打扰别人的同时,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3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孩子的教养从小就要开始抓了。在这方面,有哪些东西需要注意的呢?
 
  1)不要总给孩子开脱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喜欢帮孩子推脱:“别计较那么多,他还是个孩子!”实际上正因为他还是个孩子,才需要你的引导。再小的孩子,也要慢慢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孩子犯错了,不要总给孩子开脱,让孩子学会自己道歉,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孩子才会慢慢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2)形成“边界”、“规则”概念
 
  帮助孩子形成“边界”概念,让孩子知道自己和他人是有界限的,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嘴,随意打扰他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不同的场合,要遵守不同的规则,别把所有的地方都当成自己的家,为所欲为、蛮不讲理只会招来他人的愤怒和指责。
 
  3)不把麻烦留给别人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要及时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了。虽然不这么做,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但这些细节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学会不把麻烦留给别人,是最能体现教养的可贵之处。
 
  4)家长本身要有教养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着。一个人教养的养成,首先取决于家风的影响。家长说得再好听,也不如亲身给孩子做示范。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自己要先从小事做起,否则你拿什么来说服自己的孩子?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