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孩子打架 家长该如何去“撑腰”

发布日期:2014-08-23 13:19:17编辑:Chen

 孩子与孩子之间相处,难免不会磕磕碰碰。有时候不是因为一点小事你轻轻拍我一下,就是我无意之中碰到了你的身体某个部位,让其感觉到有些“伤害”。

看到自家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了,当家长的是果断“出手”相助,还是带着孩子“躲开”?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做法。

主动退避三舍

张女士儿子今年4岁多,在石桥铺一家幼儿园上学。在放暑假之前的一天,天下着雨,张女士去接儿子放学。在出学校大门的时候,由于人比较多,儿子手里的伞不小心戳到了旁边一个小孩的脑袋。

对方的奶奶非常生气,张女士见状连忙道歉,但是对方就是不依不饶。幼儿园老师过来之后依然无法调解。张女士表态说到医院检查,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会负责,医药费全包。

“我有钱,不想去医院,你小孩戳了我孙子一下,让我孙子戳回来就行了。”面对这样的无理要求,张女士无可奈何,在连声道歉之后,在老师的护送下离开了现场。

忍无可忍动手

姚女士前几天带女儿到游乐场玩耍,女儿在坐滑梯时跟前面的男孩发生争吵,下来的时候顺势踢了对方一脚。

见女儿不对,姚女士准备等她下来再批评她。没想到那个男孩的妈妈直接冲上去就打了她女儿一巴掌,当时就把孩子打哭了。不仅如此,对方一直强调“你姑娘踢我儿子了,我就得打她”,还一直骂姚女士“泼妇”。

姚女士忍无可忍和对方抓扯起来,直到被周围的人拉开。事后,姚女士承认自己很冲动,很疯狂,没有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但是,她认为教育孩子不光要告诉他正直善良有担当,还要让他知道,在自己受到攻击的时候要去反抗。

小孩打架自己处理

从事多年幼儿教育的郭艳老师说,小孩之间打架目的很单纯,可能就是为了一个玩具、一袋零食,甚至一个小板凳,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和政治性,没有大人想的那么复杂。而且,小孩之间打架不会记仇,事情过了很快就和好如初。

郭艳说:“在工作中见过很多大人为了小孩打架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打得头破血流,这边还在闹,那边两个小孩已经又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玩耍了。反倒让大人觉得很尴尬。”

所以,遇到这种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小孩自己去处理,大人在一旁负责引导就行了。绝不能任何事情都帮小孩强出头。俗话说“吃亏是福”,但现在的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小孩吃一点点亏,受一点点罪。

家长别做坏榜样

重庆市协和心理咨询所所长、首席心理咨询师谭刚强说,三四岁的孩子形象和场景意识很强,会对大人打架斗殴这种恐怖场景(对小孩而言)产生恐惧感,表现出来就是紧张,哭泣。小孩对这种画面记忆很深刻,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类似场景时,其恐惧感会加深加重。

小孩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一个满口脏话的家长,很难教出有礼貌的孩子;一个不尊重长辈的家长,他的孩子也很难尊重他。对于教育小孩来说,行为感染比口头说教管用得多。中国有句老话叫言传身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小孩面前的形象和行为。所以,像这种看似为了保护小孩而打架斗殴的行为,最好还是不要出现。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